杭州市人大代表朱炳仁:傳統文化要有廢塑膠原料|廢塑膠原料處理新突破 創新是關鍵

杭州市人大代表朱炳仁:傳統文化要有新突破 創新是關鍵 發佈時間:2018-02-05 16:16:49 星期一來源:杭州網

市人大代表、金星銅集團總工廢塑膠熱熔處理|廢塑膠熱熔押出藝師朱炳仁

??? 杭州網訊 今年是金星銅集團總工藝師朱炳仁首次作為人大代表的身份參加杭州市兩會。“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瞭,必須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為杭州的文化事業作出貢獻。” 朱炳仁說。

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就是對運河保護的深入思考

今年兩會,朱炳仁一共帶來瞭3個建議。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以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杭州段)為牽引,深化實施運河綜合保護工程。而如何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朱炳仁也有著自己的建議。

“習總書記說過,對於大運河文化要‘傳承好、保護好、利用好’,這也是杭州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的三篇文章。”在朱炳仁看來,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必須首先思考如何做這三篇文章,而這三篇文章也就是對杭州運河保護工作的深入思考。

朱炳仁的第二個建議是,希望在杭州建一座羅哲文先生的銅像。羅哲文與杭州有著很深厚的廢塑膠處理濾網|處理廢塑膠垃圾濾網感情,他曾參與瞭西湖申遺、南宋禦街保護,同時還是提出京杭大運河申遺的第一人。“在羅老生前,他來過杭州99次。我希望能在西湖邊、南宋禦街或者是運河邊建一座紀念的銅像,成為他與杭州的第100次見面。”朱炳仁說。

第三個建議則是和中國民間藝人節有關系。從2004年開始,中國民間藝人節在杭州已經連續舉辦七屆瞭,每屆都會有來自全國的百餘名民間藝人參與其中。“我覺得民間藝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民間藝術都應該被更多的關註,更加的重視,讓更多人能夠知道中國的民間藝術。

文化的新突破就是創新與傳統的碰撞

在年初召開的中共杭州市委十二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上,“六個新突破”為杭州2018年的重點工作指明瞭方向。其中就提到,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在打造文化高地上實現新突破。政府工作報告也再次指出,要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弘揚城市人文精神。

2018年年初,韋思浩老人的銅像落戶在瞭杭州市圖書館,這是朱炳仁親手打造的。“韋思浩老人雖然物質並不豐富,但是精神世界卻很豐滿,在杭州有好多這樣溫暖的故事,我希望通過藝術的手法將這些溫暖記錄下來,溫暖大傢的心。”朱炳仁說。

當然,除瞭記錄溫暖之外,對於自己的文化事業,他也提出,雖然銅雕藝術是國傢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文化也必須要進步,要創新。“這個創新並不同於一般的改造,而是應該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學習國外的先進創作理念,再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從而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作品。”朱炳仁說。

作者:記者 沈妍 編輯:徐潔
arrow
arrow

    vrl119dv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